111/3/26 把脈:與桃園河溪共處之道(活動紀錄)

從國際城市的河川空間演變 – 楊佳寧博士帶我們發想桃園日常型親水的機會

• 自然辮狀河道:河岸、河床同樣粗糙,流路相對安定

• 日常型親水能提升環境意識,亦促進身心健全發展。

• 透過地景及都市設計滿足防洪高程,都市的河川空間就有機會演變成分棲共存的場域

• 盡量避免疏浚,溪流自行會調整回健康的河相。

大家也很關心河川治理能否兼顧生物棲息

• 日本的都市親水政策,會否有蚊蟲干擾或居民安全疑慮?

• 河川的整治能否為鳥類繁衍及棲息地做考量?應該保留一些原始河岸樣貌,讓生物和人類和平共處。

• 溫帶國家的雨水花園系統是否適宜引入台灣都市?

檔案下載

「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」桃園市水環境改善空間發展藍圖規劃-計畫簡介
「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」桃園市水環境改善空間發展藍圖規劃-與桃園河溪共處之道_楊佳寧博士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