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1/6/25「與水一起流動」主題願景工作坊(活動紀錄)

  • 時間:111年6月25日(六)下午1點至4點
  • 活動地點:萍蓬蓮生態教室(吳家池溼地)
  • 活動講師:吳聲昱(台灣濕地復育協會創辦人)
  • 活動主持人:施勝韋(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)
  • 活動參與人數:12人

緣起:

桃園過去擁有非常多的埤塘,但隨著產業與都市的發展,埤塘的數量也漸漸減少。但埤塘不僅僅是桃園「千塘之鄉」獨特的地景文化,也是重要的水資源及生態棲地。本場工作坊邀請參與者從埤塘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談談大家對埤塘的記憶與期待。

活動紀錄:

過去的埤塘:

埤塘是先民在缺水桃園臺地上發展出來的水資源管理系統,早期埤塘用水都分成公池、母池、子池,分別作為飲用、洗滌、灌溉用水。隨著產業的轉變,灌溉需求漸漸減少,有些埤塘也開始拿來飼養雞鴨魚,也有人去釣魚休憩,但隨著都市化的程度越來越高,很多埤塘都被填平了。

現在的埤塘:

很多埤塘被整治化後從原來的土堤草坡變成了水泥化的埤塘,參與的民眾也觀察到水泥化程度越高的埤塘生態也受到越大的影響,像霄裡大池就沒有了水鳥,龍潭大池以前有大烏龜,人口化整治後也看不到了。有民眾指出,如果埤塘只剩下水跟水泥而沒有了生態,整治也變得沒有意義了。

另外現在有一些埤塘轉型成滯洪池,有些埤塘則轉型成公園化,像橫山書法公園環境營造得很優美,但生態系統可能還需要觀察。

市府近年來也開始推動埤塘轉型為生態公園,例如八德埤塘生態公園,透過植栽設計來重建埤塘的生態系,但有民眾提出因為缺乏後續的管理維護,使得這些植栽設計已經不見了,現在甚至被用來養雞鴨鵝,數量大約有20隻。

對未來埤塘的期望:

大部分參與工作坊的民眾都提到希望埤塘可以更生態化,若要轉型為埤塘公園,應該要有一定的大小,並且留有生物保護的區域,減少人為的擾動。另外,埤塘的維護管理與教育推廣均非常重要,投入資源將埤塘改善為生態公園,卻因缺乏維護管理而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,相當可惜。

維護管理可以與社區、學校結合,讓民眾對埤塘有更深刻的認識與認同,且透過環境教育的方式讓民眾理解生態系統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維護埤塘的生態系統,並透過在地參與的力量,更在地、更即使地守護埤塘環境。

  • 主辦機關:桃園市政府水務局
  • 執行單位: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參與單位:桃園市政府水務局、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、桃園區公所、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、八德觀光埤塘、環境教育志工、中華龍華易研書道協會、木藝生態博物館志工、石門水庫珍水志工、自然遊記苑導覽、新屋環教園區、八德國小、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、亞磊數研工程顧問公司、景澤創意有限公司、一般民眾
  • 工作人員:施勝韋、翁鈺婷、胡紫寧、陳柏鈞、嚴皞

檔案下載

「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」桃園市水環境改善空間發展藍圖規劃-計畫簡介_水與埤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