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畫說明

百萬年前,由於臺北盆地持續低陷及桃園臺地的持續抬升,致使古石門溪流向不斷向北偏移。終至數萬年前產生襲奪,形成今日大漢溪九十度匯入淡水河的特性。大河轉向的地質歷史,除了造就桃園特殊的河階與崖線地景,也促成了先民開闢萬口埤塘,以及結合渠道的埤圳系統。海岸沿線部分,由西向東依序有新屋石滬、觀音藻礁、草漯沙丘及許厝港溼地等四大濱海亮點。

濱海四大亮點

石滬

圖片來源:桃園觀光導覽網

藻礁

圖片來源:桃園觀光導覽網

沙丘

圖片來源:桃園觀光導覽網

溼地

圖片來源:桃園觀光導覽網

台地失能造就埤圳系統

圖片來源:桃園SDGs網站

大河轉向造就河階文化地景

圖片來源:桃園市水務局

桃園的歷史發展脈絡與水息息相關。從明清時期闢建萬口埤塘,到日治及戰後時期開闢大圳及水庫,聚落生活與水環境形成了綿密的共生關係。然在1970至200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,大量土地及運輸的需求導致與水爭地,逐步改變了人水之間的關係。以致近年推動河川整治及濕地保育政策時,仍需審慎面對以下挑戰:

  • 臺地優質水環境稀少,隔斷親水可及性。
  • 產業發展衍生土地及運輸需求,導致與水爭地。
  • 溪流環境負荷過重,河川自淨力不足。

我們提出「修復人水關係,恢復河川生命力」的整體發展願景。並結合「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」最重要的三大目標,研議桃園市未來15-20年的水環境空間發展藍圖。

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目標

  1. 營造優質生活環境,打造樂活水岸風貌。
  2. 串連水陸環境,活絡在地文化與觀光遊憩產業。
  3. 改善水質污染,營造生物多樣性棲地,發展永續生態環境。

建立優質環境

圖片來源:流與變-打開故事的老街溪

串連水陸環境

圖片來源:流與變-打開故事的老街溪

提升河川自淨力,促進棲地復育

圖片來源:本計畫拍攝

近年水域治理的思維,已逐步跳脫單一類型的水利工程解方,轉向跨域整合、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永續發展方向。中央層級的上位計畫也由氣候調適出發,整合了水域治理、空間管理、生態網絡,建立了一個水土共治,並以生態網絡為基底的永續發展架構。

為回應永續發展目標,桃園市提出了SDGs自願檢視報告,在施政方針上亦做出相應的調整。因此,本計畫應承接中央上位計畫,並連結桃園整體發展政策,延續既有計畫成果,建立桃園市水土共治的水環境空間發展藍圖,以全面性地達到水域治理的永續發展目標。

桃園具有獨特的河階文化、崖線地景、臺地埤圳及海洋生態,而河川區域同時兼具災害敏感與生態敏感的特性。因此,為建構「山、海、埤」的藍綠網絡系統,我們提出以河川串連山林、平原、海岸、濕地等生態資源的策略,期望藉由健全桃園的水環境生態系統服務,逐步找回人與水的親密關係,進而營造人與自然之平衡關係。

發佈留言